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十教授上书救市遭质疑 回应:从来没有考虑私利

十教授上书救市遭质疑 回应:从来没有考虑私利
更新时间:2009-05-07      阅读:2007

昨天,报道了刘纪鹏、吴晓球、曹凤岐等10位高校教授向国家有关部门联名建言一事。十教授提出“应把振兴股市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”。以往有专家或者市场人士提出救市方案,往往都会得到股民和网友的积极响应,然而这一次的救市言论却引发了网友及业内的质疑,认为教授建言的背后是自我利益的维护。

    多位教授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

    这些质疑直指部分教授的另外一个“身份”——上市公司独董身份。昨天,记者通过WIND资讯对上市公司现任独立董事查询后发现,参与此次共同上书的十位教授中,有四位教授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。其中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纪鹏是泛海建设、万向钱潮、华能和江中药业等四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,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晓球是华立药业和海通证券的独立董事,*财经大学的贺强是粤高速的独立董事,首都经贸大学的戚聿东是中通客车和华夏银行的独立董事。

    对此,贺强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身份与股市的涨跌没有关系,股市涨了,独立董事也不会多拿一分钱。“当然,如果要是持有股票被套了,还有利益在里面,但我没有股票。我的原则是不能以经济利益作为前提。”

    教授观点被质疑自相矛盾

    “有一些经济学家,总是以证券专家的身份来告诉股民应该怎么样,尤其在政府应不应该干预市场的问题上,往往自相矛盾。比如去年股市暴涨的时候,就有经济学家说,政府不应该人为地刺破股市泡沫,干预证券市场,可是现在又上书要求救市。我们现在当然可以质疑这些经济学家,你到底代表着谁。”央视评论员张鸿在央视的《今日观察》上说。

    记者查阅以往的文章发现,张鸿所指的就是刘纪鹏去年10月底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论坛上发表的观点,当时他认为,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仍是“快乐的烦恼”,人为刺破股市泡沫不但无益于资本市场的繁荣,更会使广大股民蒙受损失。

    “如果我们没有充足证据,就捕风捉影地说,有一些学者是代表某个利益集团的,这也是不公正的,大部分经济学者还是想经邦济世,提出对政策有利的建议,如果现在大家都去猜测他们的动机,那zui后的结果就是‘万马齐喑究可哀’。”*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。

    教授回应:我们从来没有考虑私利

    昨天晚上7时,北京大学的吕随启代表十位教授向这些质疑进行了回应。他说:“我们的想法就是反映中国股市的真实状况,很多股民都套在里面,资本市场已经丧失了融资功能,而政府这次增加了4万亿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股市作为重要的融资平台,显然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我们注意到,在此次的经济刺激措施当中,股市的作用被忽视了,因此提出建议进一步发挥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,对刺激内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

    对于教授可能通过建议救市来让自己解套的说法,吕随启强调说:“我们从来没有考虑私利,这几个人当中,有个别教授炒股,但这无可厚非,如果没做过股票,怎么和学生去讲资本市场呢?而且即使炒股的教授,其资金在家庭总收入的占比也就20%-30%,不可能因为这些钱暴富,更不可能因为亏损而影响自己的生活。这种情况下,难道持股就会让我们失去公正的立场吗?”

吕随启表示,在撰写救市的方案中,就考虑到外界会有质疑,“能让所有人赞同那是不可能的,在某些观点上,我们是个人也存在一些观点的分歧,但可以求大同而存小异”。

    至于此次上书请愿是不是代表了某部分人的利益,吕随启明确说:“的人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,教授们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力量,代表不了谁的利益。刚开始的时候,有人提出过是否让上市公司或者券商参与,当时就被我们否决了。”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